Administrator
发布于 2025-11-15 / 1 阅读
0
0

模块3.1:OSI参考模型概述

本章内容

  • 项目一: OSI参考模型概述

    • 制定网络协议的组织

    • OSI参考模型概述

  • 项目二:硬件层次

  • 项目三:软件层次

考点:掌握 OSI/RM 体系结构,

项目一 OSI参考模型概述

1.标准是什么

  • 标准是技术规范。

  • 标准是关于产品或服务如何设计和实施的技术规范

2.标准的重要性是什么

正向描述:确保不同厂商的产品适合于具体要求。

方向描述:如果不遵守标准,就会出现两种情况

  • 硬件不兼容: 网络硬件种类繁多

  • 软件不通信:网络软件种类繁多

3.制定网络标准的组织有哪些

名称

成立年份

国家地区

特点

国际电信同盟(ITU)

1865年

国际组织

基础通信技术规范

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

1906年

国际组织

①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②最有名的OSI标准

电子工业联盟(EIA)

1924年

美国

①计算机和电子工业立法②协助制定ANSI

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

1947年

国际组织

①国际标准化组织 ②目标:制定国际技术标准(范围:信息通信行业+其他行业)

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(I3E)

1963年

国际组织

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领域 ②研讨会、刊物、教育

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

2001年

中国

中国标准化工作机构

4.早期的网络体系结构是谁开发的

由不同的计算机供应商开发的。比如:

  • 系统网络架构 - IBM

  • 数字网络架构 - DEC

  • 分布式系统网络 - HP

  • 分布式系统架构 - HoneyWell公司

5. 早期的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

都采用分层技术,但各有自身特点。

  • 层数不同

  • 协议不同

  • 功能不同

6.“封闭”系统是什么

指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不兼容,不能直接互联通信的网络体系,被称为“封闭”系统。

7.面对“封闭”系统,ISO是如何做的

1977年,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一个新的专业委员会”S16“:

任务:制定一个网络结构模型

特点:开放、公开、标准化

目标:实现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联和通信。

1983年,S16组织交了一份答卷:

  • 正式文件名:ISO7498国际标准

  • 俗称: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(七层网络模型)

  • 简称:OSI/RM 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/ Reference Model)

8.OSI参考模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

  • 基于已有的网络体系结构来制定

  • 定义一套框架,用于连接异种计算机网络

    • 每层应该做什么

9.OSI参考模型的意义是什么

为整个通信过程的交互提供了标准的体系架构,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各种网络标准的开发。

10.OSI参考模型中的“开放”的含义是什么

只要遵循OSI标准,一个系统就可以和另一个系统通信。

11.OSI参考模型中的“系统”的含义是什么

  • 系统是自治实体

  • 系统是能够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送的自治实体。

    • 计算机

    • 软件

    • 外部设备

    • 终端等

12.OSI参考模型分层的原则是什么

  • 功能原则:

  • 标准化原则

  • 减小原则:

  • 独立原则:

  • 适当原则:

13.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是什么

OSI把复杂的网络通信过程分成 7 个层次,每一层只负责特定功能,层层配合完成数据传输。

表(情)

会话

14. OSI参考模型中的低3层的特点是什么

  • 依赖网络实体

  • 涉及相关协议:数据通信网的相关协议(比如:两台计算机)

15. OSI参考模型中的高3层的特点是什么

  • 面向应用

  • 涉及相关协议:应用进程交互作用的协议(比如:两个微信)

16.OSI参考模型中的中间层的特点是什么

  • 建立在低3层提供的服务之上

  • 为高3层提供信息交换服务

17.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哪些内容

  • 功能:每一层

  • 通信方式 + 工作方式:上下层

  • 通信规则:对等层

18.网络协议是什么

  • 是规则、标准或约定的集合。

  • 目的:为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

19.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

  • 语法:数据和信息的结构格式

  • 语义:确定控制信息的选择与使用,及相关动作与响应

  • 时序(定时):实现顺序

20.与OSI模型相关的概念有哪些

  • 实体与对等实体

  • 对等层和对等协议

  • 服务与接口

  • 数据单元

  • 服务类型

  • 服务原语

21.实体与对等实体是什么

实体:实现功能的活动单元。

  • 软件实体:应用程序

  • 硬件实体:终端 + 芯片

对等实体:不同机器、相同层次和相同功能的实体

22.对等层和对等协议是什么

对等层:不同主机、相同层次

对等协议:对等实体之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

23.服务与接口是什么

服务:①服务是垂直 ②只关心服务和接口,不关心服务的实现

接口:①接口是向其他实体提供服务的入口 ②SAP是低层对高层提供服务的入口

③接口包括SAP也包括其他服务提供方式

24.数据单元是什么

  • 数据单元是实体通信(传输数据)的实现方式

    • 对等实体间的协议通信

    • 上下层实体间的服务通信

25. 实体通信是如何实现的

通过3种数据单元来实现:

  • 服务数据单元(SDU): 为实现N层服务所要传送的逻辑数据单元。

  • 协议数据单元(PDU):对等实体之间为实现该层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元。

  • 接口数据单元(IDU): 同一系统上下两层实体的交换信息中,经过SAP的信息单元。

    • N层服务数据单元

    • 接口控制信息

26.服务类型是什么

在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中,根据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,服务类型可分为:

  • 下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(下层:服务提供者)

    • 面向连接服务

    • 无连接服务

  • 上层调用下层提供的服务(上层:服务用户)

27. 面向连接服务是什么

就是有连接、有状态的数据交换

28. 无连接服务是什么

就是没有连接、没有状态的数据交换

29.服务原语是什么

原语用于描述服务,通过原语可以访问服务

原语的作用:

  • 通知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

  • 报告某个对等实体的活动

30. 服务原语的分类

  • 请求

  • 指示

  • 响应

  • 证实

31.OSI模型中数据封装的过程是什么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