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关于冒泡排序,以下描述正确的是:
A) 它每次循环将最小的元素移动到正确位置 B) 它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 O(n log n) C) 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D) 它通过相邻元素比较和交换来排序
答案:D
2. 选择排序的核心思想是:
A) 每次找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元素,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B) 每次比较相邻元素,将较大的元素向后移动 C) 将每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正确位置 D) 通过分治策略将数组分成更小的部分
答案:A
3. 插入排序在哪种情况下性能最好?
A) 数组完全逆序 B) 数组元素全部相同 C) 数组基本有序 D) 数组完全随机
答案:C
4. 顺序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是:
A) O(1) B) O(log n) C) O(n) D) O(n²)
答案:C
5. 二分查找的前提条件是:
A) 数组必须使用链表存储 B) 数组必须已经排序 C) 数组元素必须都是正数 D) 数组长度必须是2的幂
答案:B
6. 在冒泡排序中,完成第k轮排序后:
A) 前k个元素已排序 B) 后k个元素已排序 C) 最小的k个元素已排序 D) 最大的k个元素已排序
答案:B
7. 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的主要区别是:
A) 选择排序更稳定 B) 选择排序交换次数更少 C) 选择排序比较次数更少 D) 选择排序可以在O(n)时间内完成
答案:B
8. 在插入排序中,当处理第i个元素时:
A) 前i-1个元素已经有序 B) 后i-1个元素已经有序 C) 所有元素都未排序 D) 只有第i个元素未排序
答案:A
9. 顺序查找最适合用于:
A) 大型有序数组 B) 小型无序数组 C) 需要频繁插入删除的数据 D) 已经排序的链表
答案:B
10. 二分查找每次比较后:
A) 搜索范围减少一半 B) 搜索范围减少一个元素 C) 搜索范围减少三分之一 D) 搜索范围不变
答案:A
11. 以下哪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?
A) 选择排序 B) 冒泡排序 C) 都不稳定 D) 都稳定
答案:B
12. 在包含n个元素的数组中,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:
A) 1次 B) log n次 C) n次 D) n²次
答案:C
13. 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:
A) 1次 B) log n次 C) n次 D) n²次
答案:B
14. 以下代码实现的是哪种排序?
for (int i = 0; i < n-1; i++) {
for (int j = 0; j < n-i-1; j++) {
if (arr[j] > arr[j+1]) {
int temp = arr[j];
arr[j] = arr[j+1];
arr[j+1] = temp;
}
}
}A) 选择排序 B) 插入排序 C) 冒泡排序 D) 快速排序
答案:C
15. 以下代码实现的是哪种排序?
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int key = arr[i];
int j = i-1;
while (j >= 0 && arr[j] > key) {
arr[j+1] = arr[j];
j--;
}
arr[j+1] = key;
}A) 选择排序 B) 插入排序 C) 冒泡排序 D) 归并排序
答案:B
16. 以下代码实现的是哪种查找?
for (in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 {
if (arr[i] == target) {
return i;
}
}
return -1;A) 顺序查找 B) 二分查找 C) 哈希查找 D) 插值查找
答案:A
17. 以下代码实现的是哪种查找?
int left = 0, right = arr.Length-1;
while (left <= right) {
int mid = left + (right-left)/2;
if (arr[mid] == target) return mid;
else if (arr[mid] < target) left = mid+1;
else right = mid-1;
}
return -1;A) 顺序查找 B) 二分查找 C) 线性查找 D) 跳转查找
答案:B
18. 对于包含1000个元素的有序数组,二分查找最多需要比较:
A) 10次 B) 100次 C) 500次 D) 1000次
答案:A
19. 哪种排序算法在最好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是O(n)?
A) 冒泡排序 B) 选择排序 C) 插入排序 D) 二分查找
答案:C
20. 在二分查找中,当arr[mid] < target时,应该:
A) left = mid B) left = mid + 1 C) right = mid D) right = mid + 1
答案:B
答案解析:
D - 冒泡排序通过相邻元素比较和交换来工作
A - 选择排序每次选择最小元素放到正确位置
C - 插入排序在基本有序的数组上性能最好
C - 顺序查找需要检查每个元素,时间复杂度O(n)
B - 二分查找要求数组必须已排序
B - 冒泡排序每轮将最大的元素"冒泡"到最后
B - 选择排序每轮只交换一次,比冒泡排序交换次数少
A - 插入排序保持前i-1个元素有序
B - 顺序查找简单,适合小型无序数据集
A - 二分查找每次将搜索范围减半
B -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,选择排序不稳定
C - 顺序查找最坏情况需要检查所有n个元素
B - 二分查找每次范围减半,时间复杂度O(log n)
C - 这是标准的冒泡排序实现
B - 这是标准的插入排序实现
A - 这是标准的顺序查找实现
B - 这是标准的二分查找实现
A - 2¹⁰=1024>1000,所以最多10次比较
C - 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(已排序数组)是O(n)
B - 目标在右侧,所以左边界设为mid+1
得分参考:
16-20题:优秀!算法理解很扎实
11-15题:良好!掌握了核心概念
6-10题:需要复习一些重要概念
0-5题:建议重新学习这些基础算法
希望这些题目能帮助你巩固所学的算法知识!
C# 中的二分查找法 - 初学者指南
二分查找(Binary Search)是一种高效的查找算法,它比顺序查找快得多,但有一个重要前提:数据必须是有序的。
1. 核心思想:猜数字游戏
想象一下猜数字游戏:我心中想一个1-100之间的数字,你每次猜一个数,我会告诉你"大了"、"小了"还是"对了"。
最聪明的策略:总是猜中间的数!
第一次猜50
如果我说"大了",你就猜25(1-50的中间)
如果我说"小了",你就猜75(50-100的中间)
这样每次都能排除一半的可能性!这就是二分查找的核心思想。
2. 算法步骤详解
假设我们在有序数组 [2, 5, 8, 12, 16, 23, 38, 45, 56, 72] 中查找 23:
确定范围:开始时,整个数组都是查找范围
左边界
left = 0(第一个元素)右边界
right = 9(最后一个元素)
计算中间位置:
mid = (0 + 9) / 2 = 4(取整)中间值
arr[4] = 16目标值
23 > 16,所以在右半部分继续查找
调整范围:左边界移动到
mid + 1 = 5新范围:索引 5 到 9
新中间:
mid = (5 + 9) / 2 = 7中间值
arr[7] = 45目标值
23 < 45,所以在左半部分继续查找
继续查找:右边界移动到
mid - 1 = 6新范围:索引 5 到 6
新中间:
mid = (5 + 6) / 2 = 5中间值
arr[5] = 23← 找到了!
3. C# 代码实现
迭代版本(推荐初学者使用)
using System;
class BinarySearch
{
// 二分查找方法 - 迭代版本
static int BinarySearchIterative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
{
int left = 0;
int right = array.Length - 1;
while (left <= right)
{
// 计算中间位置(防止整数溢出)
int mid =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;
Console.WriteLine($"查找范围: [{left}-{right}], 中间位置: {mid}, 值: {array[mid]}");
// 检查中间元素
if (array[mid] == target)
{
return mid; // 找到了!
}
// 如果目标值更大,忽略左半部分
else if (array[mid] < target)
{
left = mid + 1;
Console.WriteLine($" 目标 {target} > {array[mid]},向右查找");
}
// 如果目标值更小,忽略右半部分
else
{
right = mid - 1;
Console.WriteLine($" 目标 {target} < {array[mid]},向左查找");
}
}
return -1; // 没找到
}
static void Main()
{
int[] sortedNumbers = { 2, 5, 8, 12, 16, 23, 38, 45, 56, 72 };
int target = 23;
Console.WriteLine("=== 二分查找演示 ===");
Console.WriteLine($"有序数组: [{string.Join(", ", sortedNumbers)}]");
Console.WriteLine($"目标值: {target}");
Console.WriteLine("开始查找...\n");
int result = BinarySearchIterative(sortedNumbers, target);
Console.WriteLine("\n=== 查找结果 ===");
if (result != -1)
{
Console.WriteLine($"找到了!数字 {target} 在索引位置 {result}");
}
else
{
Console.WriteLine($"数字 {target} 不在数组中");
}
}
}递归版本(了解即可)
// 二分查找方法 - 递归版本
static int BinarySearchRecursive(int[] array, int target, int left, int right)
{
if (left > right)
{
return -1; // 基础情况:没找到
}
int mid =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;
if (array[mid] == target)
{
return mid; // 基础情况:找到了
}
else if (array[mid] < target)
{
// 递归调用:在右半部分查找
return BinarySearchRecursive(array, target, mid + 1, right);
}
else
{
// 递归调用:在左半部分查找
return BinarySearchRecursive(array, target, left, mid - 1);
}
}
// 使用递归版本
int result = BinarySearchRecursive(sortedNumbers, target, 0, sortedNumbers.Length - 1);4. 完整示例:带详细日志
using System;
class BinarySearchDetailed
{
static void Main()
{
int[] numbers = { 1, 3, 5, 7, 9, 11, 13, 15, 17, 19, 21, 23, 25 };
int[] targets = { 7, 20, 25, 0 };
foreach (int target in targets)
{
Console.WriteLine($"\n{'='.PadRight(40, '=')}");
Console.WriteLine($"查找目标值: {target}");
Console.WriteLine($"数组: [{string.Join(", ", numbers)}]");
int result = BinarySearchWithLogging(numbers, target);
if (result != -1)
{
Console.WriteLine($"✅ 成功!目标值 {target} 在索引 {result} 位置");
}
else
{
Console.WriteLine($"❌ 失败!目标值 {target} 不在数组中");
}
}
}
static int BinarySearchWithLogging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
{
int left = 0;
int right = array.Length - 1;
int steps = 0;
while (left <= right)
{
steps++;
int mid =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;
Console.WriteLine($"步骤{steps}: 检查范围 [{left}-{right}],中间索引 {mid},值 {array[mid]}");
if (array[mid] == target)
{
Console.WriteLine($" 比较: {array[mid]} == {target} ✓");
Console.WriteLine($" 总共用了 {steps} 步查找");
return mid;
}
else if (array[mid] < target)
{
Console.WriteLine($" 比较: {array[mid]} < {target},向右查找 →");
left = mid + 1;
}
else
{
Console.WriteLine($" 比较: {array[mid]} > {target},向左查找 ←");
right = mid - 1;
}
}
Console.WriteLine($" 查找结束,总共用了 {steps} 步");
return -1;
}
}5. 算法特点分析
优点:
✅ 极快:时间复杂度 O(log n),比顺序查找的 O(n) 快得多
✅ 高效:数据量越大,优势越明显
✅ 简单:逻辑清晰,容易理解
缺点:
❌ 必须有序:要求数据预先排序
❌ 内存连续:通常需要数组这样的连续存储结构
❌ 不适合动态数据:如果数据频繁变动,维护排序的成本高
6. 时间复杂度对比
惊人的效率差异:在100万个元素中查找,顺序查找最多需要100万次比较,而二分查找最多只需要20次!
7. 重要细节说明
为什么使用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?
这是为了防止整数溢出。如果使用 (left + right) / 2,当 left 和 right 都很大时,left + right 可能超过 int 的最大值。
// 安全的方式(推荐)
int mid =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;
// 有风险的方式(不推荐)
int mid = (left + right) / 2; // 可能溢出!边界条件处理
// 检查数组是否为空
if (array == null || array.Length == 0)
{
return -1;
}
// 检查目标值是否在数组范围内(可选优化)
if (target < array[0] || target > array[array.Length - 1])
{
return -1; // 肯定不在数组中
}8. 实际应用练习
练习1:查找第一个大于等于目标的值
// 查找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
static int FindFirstGreaterOrEqual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
{
int left = 0;
int right = array.Length - 1;
int result = -1;
while (left <= right)
{
int mid = left + (right - left) / 2;
if (array[mid] >= target)
{
result = mid; // 记录候选位置
right = mid - 1; // 继续向左找更小的满足条件的位置
}
else
{
left = mid + 1;
}
}
return result; // 返回第一个满足条件的位置,或-1
}练习2:使用 C# 内置方法
// C# 提供了内置的二分查找方法
int[] numbers = { 1, 3, 5, 7, 9, 11, 13 };
int index = Array.BinarySearch(numbers, 7);
if (index >= 0)
{
Console.WriteLine($"找到在位置 {index}");
}
else
{
Console.WriteLine("未找到");
}9. 常见错误与调试技巧
常见错误:
忘记排序:对无序数组使用二分查找
边界错误:left <= right 写成 left < right
更新错误:left = mid 而不是 left = mid + 1
调试技巧:
// 添加调试输出
Console.WriteLine($"left={left}, right={right}, mid={mid}, array[mid]={array[mid]}");
// 或者使用调试器设置断点,观察变量变化总结
二分查找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算法:
前提:数据必须有序
核心:每次排除一半的搜索范围
优势:极其高效,特别适合大型数据集
关键:正确处理边界条件和中间值计算
记住:当有人问"这个数据需要排序吗?",如果要用二分查找,答案就是"必须排序!"
试着运行上面的代码,修改参数来体验二分查找的强大威力吧!